以拍夜景來說,我手邊的機器,就屬 Sony A7III 全片幅的畫質最好
這次帶 Sony A7III + Canon EF 24-70mm 上觀音山拍夜景
拍照沒問題! 但 錄影就有點搞不定了~~~
拍 30 fps 快門 = fps * 2 = 1/60 ,設定低 ISO 畫面就一整個暗!!!
無那只好先轉 "P 模式"設定拍攝影片
回家後查 Google 找不到好的答案! 正當傷腦筋時! 突然浮現 可以 問 AI 啊!
對厚~~~ 馬上問 Google Gemini
果然~~~ 最近 AI 超火紅~~不是沒道理的!
回覆的答案比較有可信度
以下是 Google Gemini 回覆的答案:
拍攝夜景影片時,Sony a7 III 的設定至關重要,
以下是一些關鍵設定和技巧,能幫助你拍出畫質更好、更穩定的夜景影片。
1. 拍攝模式和曝光設定
* 拍攝模式:
建議使用手動模式(M)。
這樣可以完全控制光圈、快門和 ISO,以適應不同的光線條件。
* 照片設定檔
(Picture Profile):
建議使用 PP10(HLG3/BT.2020),或者 S-Log3。
這些設定檔能保留更多的動態範圍,
讓你在後製時有更大的調色空間,特別是在高光和陰影處。
* 光圈(Aperture):
建議設定在 f/2.8 到 f/5.6 之間。
較大的光圈(數字較小)可以讓更多光線進入,但在景深和銳利度上需要權衡。
* 快門速度(Shutter Speed):
為了避免畫面出現果凍效應(Jello effect)或不自然的閃爍,
快門速度通常設定為幀率的倒數兩倍。
* 如果你設定為 24fps,快門速度設為 1/50 秒。
* 如果你設定為 30fps,快門速度設為 1/60 秒。
* ISO 感光度:
在手動模式下,可以將 ISO 設為自動,並將上限設定在 6400 或 12800。
這樣相機可以根據光線自動調整,同時避免雜訊過高。若想完全控制,則需要手動調整到最低雜訊且能讓畫面曝光正確的數值。
2. 對焦和穩定性
* 對焦模式:
* 手動對焦(MF): 拍攝夜景時,特別是靜態場景,手動對焦能確保焦點精準。可以使用**峰值對焦(Peaking)和放大對焦(Focus Magnifier)**功能來輔助。
* 單次自動對焦(AF-S): 拍攝移動物體或需要快速對焦時,AF-S 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* 防手震:
* 機身防手震(IBIS): Sony a7 III 內建五軸防手震,拍攝時請務必開啟。
* 穩定器: 如果想得到更專業、更穩定的畫面,建議使用三軸穩定器(如 DJI Ronin-S/SC, Zhiyun Crane 系列)。
3. 白平衡和色彩設定
* 白平衡
(White Balance):
建議手動設定為鎢絲燈(Tungsten)或自訂白平衡。
這樣可以避免自動白平衡在不同光源下頻繁變動,導致畫面色調不一致。
* 風格設定
(Creative Style):
可以選擇 Standard 或Neutral,後製空間會更大。
4. 其他重要提示
* 三腳架:
為了獲得最清晰的畫面,三腳架是夜景影片拍攝的必備工具。
使用三腳架可以讓你使用更慢的快門速度,並降低 ISO,從而減少雜訊。
* 鏡頭選擇:
建議使用大光圈的廣角定焦鏡頭,
如 FE 20mm f/1.8 G、FE 24mm f/1.4 GM 或 FE 35mm f/1.8。
大光圈能捕捉更多光線,而廣角則適合呈現寬闊的夜景。
* 監控螢幕:
由於相機螢幕在夜間觀看可能不夠準確,建議使用外接監控螢幕來確認曝光和對焦狀況。
總結來說,
拍攝夜景影片的訣竅在於手動控制、保持畫面穩定以及利用相機的優勢功能。
多加練習,你就能拍出令人驚豔的夜景影片。
還有其他關於影片拍攝的問題嗎?